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通告 > 正文
 

辽宁“一带五基地”建设框架方案出炉

2019年05月17日 13:15  点击:[]


“一带五基地”建设,既是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安排,也是辽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和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选择。辽宁省已经制定了“1+5”系列框架方案,形成了推进“一带五基地”的路线图。3月28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农委四部门分别对方案具体内容作了详细发布与解读。《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框架方案》于近期印发实施。在“一带五基地”建设中,辽宁省将充分释放产业优势、科教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积极探索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振兴发展新路,加速形成重要经济增长极,不断强化对东北地区经济的支撑力。

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吴运杰表示;“一带五基地”建设是指: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在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简称为“一带五基地”建设。为此,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了辽宁省“一带五基地”的总体建设框架方案,以及与五基地建设相对应的五个实施方案。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基地”建设加速推进。第二阶段的目标,到2030年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基地”全面建成。

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和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将以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到60%以上,新材料占原材料比重10%以上。到2030年,辽宁省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基地”全面建成。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体系更加完备,研发制造、总装集成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材料工业完成由大到强的转变,基本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质量效益好的发展目标;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水平全面提高,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为实现以上目标,辽宁省将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加快平台载体建设、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用足实体经济政策、用好乡村振兴政策、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六个方面,积极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设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平台,推进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据省工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薛亮介绍,先进装备制造业将紧紧围绕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实施八项子工程,即航空装备工程、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工程、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工程、重大成套装备工程、高档数控机床工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工程、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和集成电路装备工程,在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重大产品等方面实现突破,不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重大技术装备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高新工程重点领域,不断增强高新装备研制和保障能力。

新型原材料产业将瞄准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急需的金属新材料,高性能合成树脂、功能性膜材料、纳米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陶瓷材料、特种玻璃材料、核用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提升装备智能化和绿色发展水平,持续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增强行业盈利能力。

到2020年,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到60%以上,新材料占原材料比重达到10%以上,石化和钢铁工业先进过程控制投用率达到60%以上。到2030年,将辽宁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和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

在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上,我省将以沈阳、大连两个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沈抚新区为主要载体,将全省省级以上高新区作为辐射区,重点建设“一个科创中心”。

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学来表示,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建设“一个科创中心”,实施“四项支撑行动”,构建“五个保障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壮大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力争到2030年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一个科创中心”,即以沈阳、大连两个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沈抚新区为主要载体,将全省省级以上高新区作为辐射区,着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到2030年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四项支撑行动”,即组织实施科技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行动、科技支撑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行动、科技支撑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行动和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行动,力争到2020年攻克约180项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创新装备和新产品80个,选育100个农作物新品种,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五个保障体系”,即优化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研体系和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体系,到2020年,全省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500家,培养战略科技人才130名左右,促进6000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较“十二五”末翻一番。

力争到2020年,将辽宁建成创新型省份,建立起特色鲜明、与发展相适应、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全省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到2030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全省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资源密集区、创新创业活跃区和重大成果转化区,建成国家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省“一带五基地”建设布局将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和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相融合、相对接,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省农委副主任、省农办专职副主任杨德生介绍;在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上,省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全面提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水平,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农村人才培养。省重点推进七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工程建设,即实施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工程、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和农村“双新双创”示范工程。

到2020年,辽宁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增加值实现1236亿元,年均增长3.5%;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980亿元,年均增长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0%,比2017年增加1.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比2017年增加3个百分点;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3800万亩,比2017年增加200万亩;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覆盖率95%,比2017年增加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9元,年均增长6.3%。到2030年,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上一条:以沈阳为龙头打造区域“四大中心”——辽宁强力推进“五大区域战略”系列报道之一

下一条:辽宁省沈阳市鼓励硕士博士来沈就业创业

关闭

 
Copyright © 2020 沈阳体育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